指标类别 | 具体指标 | 单位 | 标准范围(典型值) | 说明与影响 |
化学组成 | SiO2含量 | % | ≥90 - 98(铸铁);≥97 - 99(铸钢) | 核心指标。含量越高,耐火度越高,耐用性越好。铸钢要求更高。 |
| 含泥量 | % | ≤0.5 - 2.0 | 指粒径<0.020mm的颗粒。含泥量高会降低透气性、强度,增加粘结剂消耗。 |
| 灼减量 | % | ≤0.3 - 0.5 | 反映砂中有机物和杂质含量。过高易使铸件产生气孔。 |
颗粒特性 | 粒度分布 | - | 主要三筛或四筛集中 | 关键指标。根据铸件大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。集中度越高,透气性越好。 |
| 平均细度 | - | 40 - 100 | 综合表示砂粒粗细程度的指数。数值越大,砂粒越细,铸件表面越光洁,但透气性下降。 |
| 颗粒形状 | - | 圆形、多角形、尖角形 | 圆形砂流动性好,透气性高,需粘结剂少。尖角砂强度高但流动性差。 |
物理性能 | 耐火度 | °C | ≥1580 - 1700 | 砂子抵抗高温金属液作用而不熔化、软化的能力。SiO?含量越高,耐火度越高。 |
| 烧结点 | °C | - | 砂粒表面开始熔融结块的温度。间接反映耐火度。 |
使用性能 | 透气性 | - | 80 - 300 | 极其重要。允许气体通过砂型的能力。透气性不足会导致铸件气孔。 |
| 强度(干/湿) | MPa / kPa | - | 砂型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。取决于砂粒形状、粘结剂种类和含量。 |